罗素

维特根斯坦太疯狂:为找死参加一战,放弃亿万家产去农村教小学

之所以说它惊艳,是因为整首歌里,刀郎用的都是中国传统典籍化用过来的东西,而且语言极其“俗语”化,什么“马户”、“又鸟”,又驴又鸡的,根本同西方文化,跟哲学搭不上边。但在歌曲将结尾时突然冒出一句“维特根斯坦”,让人迷惑不解。

小学 罗素 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 维特根斯坦家族 2025-06-08 11:12  11

罗素丨约翰·杜威的生平与哲学观点

杜威(John Dewey)生于1859年,一般公认他是美国现存的 [1] 首屈一指的哲学家。这个评价我完全同意。他不仅在哲学家中间,而且对研究教育学的人、研究美学的人以及研究政治理论的人,都有了深远的影响。杜威是个品性高洁无比的人,他在见解上是自由主义的,在

罗素 观点 哲学 杜威 康河 2025-06-07 20:16  14

年仅28岁的徐志摩,是如何看穿苏俄“一切都是演戏”的?

在我们的印象中,徐志摩是一位浪漫的诗人。而这种诗人的特质是简单、纯净。也许是徐志摩这种单纯而健康的人性,使得他不同于20年代的其他知识分子。在洞察方面,这种特质就是一种绝对的优势和天赋。除了诗人的标签,徐志摩也是一位英美式的保守自由主义者。

徐志摩 罗素 胡适 晨报副刊 苏俄 2025-06-02 08:03  15

罗素:整齐划一,是一种危险

青年人很容易认为他们熟悉的唯一环境就代表了整个世界。他们很难相信,在另一个地方或另一个群体中,他们担心离经叛道而不敢说出来的观点,会被看作人之常情。对世界的无知使人承受了大量无谓的痛苦,有时只限于青年时代,但贯穿一生的也不在少数。

罗素 青年人 艾米莉 智识 天主教徒 2025-06-01 21:29  13

传承千年的汉字存在缺陷?诺贝尔奖获得者称:汉字有三大致命缺点

话说那年,罗素应梁启超之邀,来中国讲学,一待就是九个月,你没听错,不是几天不是几周,而是整整九个月,这在当时的访华圈里算是深度游级别了,别的外国大咖,像爱因斯坦,泰戈尔这些人,来中国顶多就是走马观花,而罗素是真在中国住,真跟学者交流,真去讲课的。

罗素 汉字 诺贝尔奖 繁体字 诺贝尔奖获得者 2025-05-30 18:01  12

罗素论尼采

尼采(Nietzsche,1844-1900)自认为是叔本华的后继者,这是对的;然而他在许多地方都胜过了叔本华,特别在他的学说的前后一贯、条理分明上。叔本华的东方式绝念伦理同他的意志全能的形而上学似乎是不调和的;在尼采,意志不但在形而上学上居第一位,在伦理上也

罗素 基督教 伦理 拿破仑 尼采 2025-05-29 23:54  10

罗素说:中国要用教育来改造社会,毛主席为什么不同意

“您真觉得靠教书就能让中国站起来?”1920年秋的北京街头,一位长衫青年在罗素演讲结束后挤到前排。留着八字胡的英国哲人收起讲稿,镜片后的目光透着温和:“年轻人,暴力只会让文明倒退。”这段被《申报》记者记录的对谈,揭开了中国思想界持续百年的道路之争。

教育 罗素 毛主席 安源煤矿 李寿铨 2025-05-28 04:58  12

“间接引用” vs. “直接引用”:如何避免抄袭?

在学术写作和日常信息传播中,引用他人观点或研究成果是常见的做法,但如何正确区分“间接引用”与“直接引用”,并避免抄袭的嫌疑,是每个写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以下从定义、方法、注意事项及实际案例等方面展开分析,帮助读者理解两者的核心差异与应用场景。一、直接引用与

网易 抄袭 罗素 搜狐 mla 2025-05-27 17:54  12

罗素丨赫拉克利特的生平与观点

目前对待希腊人通常有两种相反的态度。一种是自文艺复兴以来直到最近时期事实上是普遍的态度,即带着几乎是迷信的崇拜来观察希腊人,把他们看成是一切最美好的事物的创造者,具有超人的天才,不是近代人所能期望与之匹敌的。另一种态度是被科学的胜利与对于进步的一种乐观主义的信

罗素 观点 赫拉克利特 毕达哥拉斯 色诺芬尼 2025-05-27 20:10  11